临江仙·寄友
佚名〔未知〕
柳绿花红莺燕舞,京都料峭风微。菊香书屋奏琴徽。明月依旧在,何日彩云归。
地覆天翻君亦老,东征北伐声威。草山薄雾拂单衣。我今寻老友,把手话心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柳树绿了,花儿红了,黄莺和燕子在欢快地飞舞,可京都里还带着点寒意,风轻轻吹着。菊香书屋里,有人在弹琴。天上的明月还像以前那样挂着,可什么时候才能等到那美丽的彩云回来呢?
这世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也渐渐老去,回想当年东征北伐的岁月,真是声势浩大、威风凛凛。草山上的薄雾轻轻拂过单薄的衣衫。如今我来找老朋友,想握着你的手,说说心里话。
注释
料峭:形容微寒;亦形容风力寒冷、尖利。
声威:声势和威势。
简析
此词以春景起笔,柳绿花红间藏料峭风,显时节与心境的微妙。菊香书屋的琴声、依旧的明月,衬出 “何日彩云归” 的怅然。下片转忆往昔,东征北伐的声威与如今的地覆天翻、君已老形成对照,草山薄雾添沧桑感。末句 “寻老友,话心扉”,将岁月感慨与故人情谊融于平淡语中,蕴藉深沉。
纸匠与庖人
佚名〔未知〕
雍正年间,大将军年公,讳羹尧,网罗英杰,凡奇特之士,与博弈、挞鞠,擅一技之长者,靡不收置幕下。有一纸匠,叠纸百千幅于案,以小凿自上而下,刺诸花样,余纸皆遍,而独留极下一纸,无纤微凿痕,斯已奇矣!又有一庖人,裸人肩背作几案,置生豚一二斤其上,挥双刀,杂沓剁之,旁观者咸惊诧失声。及肉成糜,而背无毫发伤,更为奇。
二翁登泰山
佚名〔未知〕
昔有二翁,同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义士赵良
佚名〔未知〕
赵良者,燕人也。漂泊江湖,疾恶如仇。一日,途经谢庄,闻有哭声,遂疾步入茅舍,见一少女蓬头垢面,哀甚。义士询之,乃知为某村二恶少所凌辱也,痛不欲生。义士怒不可遏,径自诣某村,索二恶少,责之曰:“汝等何故凌辱无辜少女?”一恶少虎视眈眈曰:“何预尔事?”义士瞋目斥之:“汝非人也,但禽兽耳!”未及恶少出剑,义士之白刃已入其胸,立仆。一恶少伏地求恕,义士斩其耳以示众,儆其不得为非作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