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与鸲鹆
《叔苴子》〔明代〕
鸲鹆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而数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唱,唯数声也。曰鸣于庭,鸟闻而笑之。曰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一种叫)鸲鹆的鸟出生在南方,南方人捕捉(它)并教它说话。时间长了,(它)就能模仿人说话,(然而)只能模仿几句就停下了。整天所模仿的(话),也只是那几句。(有一只)蝉在院子(的树上)鸣叫,鸲鹆听了便讥笑它。蝉对鸲鹆说:“你能模仿人说话,很好;然而(你)说的话,没有一句是表达自己心意的,哪里像我自己的声音(都是)表达自己的心意!”鸲鹆惭愧地低下了头,到死也不再模仿人说话了。
注释
鸲鹆 :俗名八哥,经过训练,能模仿人说话的某些声音。
罗:捕鸟的网。这里是用网捕,捕捉的意思。
调 :训练鸟兽,文中指训练鸲鹆。
效:模仿
简析
此文通过鸲鹆学人言与蝉自鸣的故事。鸲鹆虽能模仿人声,却仅限于几句,失去了自己的声音;而蝉虽不模仿他人,却能自由表达自己的心声。这则故事以动物寓言人事,讽刺了那些只会模仿别人、没有自己思想的人,这说明模仿他人之言或许能博人一笑,但唯有真诚地表达自我,才能真正体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杂诗
丰坊〔明代〕
孤松挺穹壁,下临万里波。
激湍啮其根,惊飚撼其柯。
纷纷穴赤蚁,袅袅缠青萝。
群攻未云已,生意当如何。
严霜一夕坠,高标复嵯峨。
君子固穷节,感慨成悲歌。
九日
文森〔明代〕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和沈石田落花诗
唐寅〔明代〕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