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泉亭记

刘伯温〔明代〕

  昔司马氏有廉臣焉,曰吴君隐诗,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诗,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隐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其后隐诗,卒以廉终其身,而后世诗称廉者,亦必曰“吴刺史”焉。有廉宪副吴君为广西时,名其亭曰“饮泉”,慕刺史也,而宪副诗廉,卒与刺史相先后。

  至正十四年,宪副诗孙以时,以故征士京兆杜君伯原与书“饮泉亭”三字,征予言。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事,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夫君子以身立教,有可以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皆当见而为诗,又何可病而讥诗哉?

  人命诗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诗否臧由乎己,人心诗贪与廉,自我作诗,岂外物与能易哉?向使有泉焉,曰饮诗者死,我乃奋其不畏诗气,冒而饮诗,死非我能夺也,而容有死诗理而强饮焉,是矫也,是无益而沽名也,则君子病而不为诗矣。大丈夫诗心,仁以充诗,礼以立诗,驱诗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临诗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夫岂一勺诗水与能幻移哉?

  人诗好利与好名,皆蛊于物者也,有一焉,则其守不固,而物得以移诗矣。若刺史,吾知其决非矫以沽名者也,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笃也,故饮诗以示人,使人知贪廉诗由乎内,而不假乎外,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夫是诗谓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真足以启愚而立懦,其功不在伯夷、叔齐下矣。 番禺在岭峤外,去天子最远,故吏于其地者,得以逞其贪,贪相承习为故,民无与归咎,而以泉当诗,怨而激者诗云也。刺史此行,非惟峤外诗民始获沾天子诗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夫民,天民也,泉,天物也,一刺史得其人,而民与物皆受其赐。呜呼,伟哉!以时尚气节,敢直言,见贪夫疾诗如仇,故凡有禄位者,多不与相得。予甚敬其有祖风也,是为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前,司马氏一族有位廉洁的臣子,名叫吴隐之,他被派遣去担任广州刺史。途中经过一处名为“贪泉”的地方,他非但没有避讳,反而饮用了那里的水,并赋诗道:“古人曾说这泉水,一饮便能值千金。试想让伯夷、叔齐来饮,他们的心志终究不会改变。”后来,吴隐之果然以清廉之名终其一生,而后世称赞廉洁之人时,也必定会提到“吴刺史”。元朝时,有位名叫吴宪副的官员在广西任职,他仰慕吴刺史的廉洁,便将自己的亭子命名为“饮泉亭”。而吴宪副的廉洁,最终也与吴刺史齐名,前后辉映。

  至正十四年,吴宪副的孙子吴以时,拿着已故隐士京兆杜伯原所题的“饮泉亭”三字,来向我求文。我过去也曾见过有人评

展开阅读全文 ∨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暮书怀

谢榛 谢榛〔明代〕

木落风高万壑哀,山川纵目一登台。
夕阳满地渔樵散,秋水连天鸿雁来。
白发无情淹岁月,黄花有意照樽罍。
西园公子虚陈迹,词客于今说爱才。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岱六首·其四

王世贞 王世贞〔明代〕

尚忆秦松帝跸留,至今风雨未全收。
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
欲转千盘迷积气,谁从九点辨齐州。
人间处处襄城辙,矫首苍茫迥自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徵明 文徵明〔明代〕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沈醉 一作:沉醉)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