鷧鸟中计
《权子杂俎》〔明代〕
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鸬鹚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仍下啄,飞上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前有个人有一个养鱼池,但是老有一群鸬鹞总是偷偷来啄鱼吃,那人就捆草做了个假人,披蓑衣、戴斗笠、手持竹竿,立在鱼池中用来吓唬它们。鸬鹞们一开始在天空中回旋飞翔不敢马上下来。后来渐渐注意观察,然后飞下来啄食。过了很久,就经常飞到竹竿上面站着,自然不再被它所吓着了。有人看见这种情况,就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间,鸬鹞仍然下来啄食飞停。那人随手抓住它的脚,鸬鹞不能脱身。
注释
鷧(yì):即鸬鹚,俗称鱼鹰、水老鸦,喜欢吃鱼。
束:捆绑。
为:做。
慑:使……恐惧、害怕。
初:刚开始时。
七擒孟获
《三国演义》〔明代〕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至南中,所战皆捷。闻有孟获者,为夷汉所服,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观营阵,曰:“此军如何?”获对曰:“向不知虚实,故败。今蒙使观营阵,若止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公天威,南人不复反矣。”于是亮进军,南中平。
夜读
唐寅〔明代〕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