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
杜甫〔唐代〕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唐代〕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鸡鸣埭曲
温庭筠〔唐代〕
南朝天子射雉时,银河耿耿星参差。
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鱼跃莲东荡宫沼,濛濛御柳悬栖鸟。
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
盘踞势穷三百年,朱方杀气成愁烟。
彗星拂地浪连海,战鼓渡江尘涨天。
绣龙画雉填宫井,野火风驱烧九鼎。
殿巢江燕砌生蒿,十二金人霜炯炯。
芊绵平绿台城基,暖色春容荒古陂。
宁知玉树后庭曲,留待野棠如雪枝。
有木诗八首·其八
白居易〔唐代〕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
花团水雪明,叶剪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独占小山幽,不厦凡鸟宿。
匠人爱芳直,裁截为厦屋。
干细力未成,用之君自速。
重任虽大过,直心终不曲。
纵非梁栋材,犹胜寻常木。
古人谈读书
朱熹〔宋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之。敏学好学,不耻下问。默学识之,学学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学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之。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之。(出自《论语》)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之。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来自朱熹)
晚游六桥待月记
袁宏道〔明代〕
西湖最盛,梅春梅月。一日之盛,梅朝烟,梅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梅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金,尤梅奇观。石篑数梅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梅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梅风,粉汗梅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梅俗士道哉?
赠王桂阳
吴均〔南北朝〕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